碳酸鈣行業綠色工廠評價暨碳足跡標準編制正式啟動
參加編制啟動會議的有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總工問立寧、副秘書長孫豐閣、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湯勝修、副總經理王鑫、碳酸鈣行業專家劉寶樹、趙路軍、碳酸鈣行業分會秘書長郝志剛、副秘書長高拴庭、主任馬永山及參編企業代表。 會議由孫豐閣副秘書長主持,郝志剛秘書長對參加會議的領導、專家及企業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分會將全力以赴配合無機鹽協會圓滿完成標準編制工作。 孫豐閣副秘書長介紹了當前國家“雙碳”戰略背景和碳酸鈣團體標準編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參編企業代表歐順金科技、河北立信新材料、力成科技、立信化工企業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企業在清潔生產、污染防治及能耗控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 湯勝修
效率
2025-08-06
內容來自
國內外首份生物基輪胎團體標準制定啟動
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聯合牽頭,成功啟動了《生物基子午線輪胎術語、定義和標識》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這一標準的制定,不僅貫徹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的核心精神,更是對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結合的積極推動,也是對石化化工行業“三品”戰略的實質性落實。此舉標志著國內外首次提出針對生物基輪胎產品的基礎通用類標準。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的倡導下,該標準旨在將創新技術轉化為市場應用,并借助標準化的力量,在技術、材料、產品等多個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占據行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基橡膠輪胎以其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特性,正逐漸成為行業的新寵。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此次標準的制定有望進
效率
2025-08-14
內容來自
環保生態肥料產品認證證書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可
選擇認證機構:可通過認證機構官網、行業協會推薦或第三方認證服務平臺,選擇具有資質和良好信譽的認證機構,如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方圓標志認證集團等。提交申請:企業向選定的認證機構提交填寫好的認證申請表和相關材料,確保材料完整、準確。文件審核:認證機構收到申請后,會對提交的文件進行全面審核,重點審查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完善、產品標準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文件存在問題,認證機構會及時反饋,企業需根據意見進行整改并重新提交。現場檢查:文件審核通過后,認證機構會安排人員到企業生產現場進行實地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生產場地的布局是否合理、生產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環保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等。產品抽樣檢測:認證機構
效率
2025-08-26
內容來自
動態 | 甘肅甕福公司通過環保生態肥料產品再認證
在認證過程中,來自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的審核專家依據《環保生態肥料產品認證實施規則》以及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等標準,對甘肅甕福公司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審查。審核范圍涵蓋了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原材料采購、產品檢測等多個關鍵環節。專家們仔細查看成文資料、記錄,查看生產區域,對公司的生產設施設備、現場環境以及質量保證能力給予了認可評價。一致認為,甘肅甕福公司嚴格按照標準選擇采購不含有害物質的優質原料,生產現場清潔、有序,生產過程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有關要求,具備生產環保生態肥料的能力。同時,對甘肅甕福公司產品進行的抽樣檢驗結果也符合認證標準要求,最終判定公司順利
效率
2025-08-29
內容來自
【會員風采】順豐洱海環保股份公司順利通過環境、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再認證和質量管理體系核查
近日,大理州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云南順豐洱海環保股份公司邀請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的相關專家對公司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再認證審核,對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年度核查。首次會議:審核組與企業管理層及員工代表共同參會。認證機構組建審核組,并指定審核組長,會上明確了本次審核的目的、范圍與方法,同時著重強調了審核過程中的保密原則。審核組依據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 標準、企業文件、法規要求等,對公司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管理體系進行審核。審核組通過查閱生產記錄、操作規程、質量檢驗報告、環境監測數據、職業健康培訓記錄、訪談員工和現場實地考察生產流程、污染物處理設
效率
2025-07-07
內容來自
芭田公司獲環保肥料認證,突出技術創新引領綠色發展
01芭田公司獲認證 “芭田公司以其嚴格的生產流程、精湛的工藝控制以及卓越的產品質量,成功通過了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的嚴格審核,榮獲國家環保生態肥料產品認證。”這一消息近日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行業關注 】環保生態肥料產品認證,是在我國肥料質量安全與環境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背景下,為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環保生態農業的發展而設立的一項重要制度。該制度通過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對肥料產品的原料、生產過程及使用環節的環保特性進行全面監控。其核心在于強化對肥料產品中有害物質的管理,完善企業治理體系,提升企業的產品安全責任意識,從而在源頭上有效遏制肥料中的有害元素對土壤、空氣和水源等環境資源的損害。
效率
2025-07-12
內容來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