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就多項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裝配式建筑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要求及尺寸偏差限值(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4年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要求及尺寸偏差限值(征求意見稿)》。有關單位和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首體南路9號主語國際2號樓;郵政編碼:100048。《新拌自密實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4年第四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中國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住房城鄉建設部就兩項國家標準、五項行業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裝配式建筑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要求及尺寸偏差限值(征求意見稿)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2024年第二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4〕18號),我部組織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了國家標準《裝配式建筑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外觀質量要求及尺寸偏差限值(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1.電子郵箱:hanwl@cbs.com.cm。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首體南路9號主語國際2號樓;郵政編碼:100048。通風空調風口(修訂征求意見稿)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24年工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黨建+人才”服務工程師能力提升專題研討活動順利開展
北京市通信學會秘書長李純、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資深副總裁李全法、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筑師史麗秀、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梁青槐、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上官倩芡、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玥等參加本次活動。中國通信學會黨群辦主持本次活動,工程能力評價與促進中心匯報“黨建+人才”服務工程師能力提升工作情況。專家圍繞黨建賦能工程師能力建設工作經驗、重點群體、關鍵舉措、創新路徑等研討,為做好工程師能力提升服務建言獻策。中國通信學會將持續匯聚優質資源,以“黨建+人才”為引領,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完善能力建設體系,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助力打造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的高水平工程師隊伍,為強國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協會3項標準《體育建筑低碳技術規程》等征求意見
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制訂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建筑電氣防澇工程技術規程》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現將該標準征求意見稿(附件1)寄送各有關單位和專家,請組織審閱,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和建議,并填寫征求意見表(附件2),于2025年9月29日前反饋給該標準聯系人。聯系人:湯威 姚康 Email:352332159@qq.com 附件:1.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建筑電氣防澇工程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pdf2.征求意見表.doc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年8月29日關于對《都市圈極端氣候綜合風險評估導則》(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和專家: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關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CBS新聞 | 標準院與清華設計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筑攜手發展新篇章
2025年9月2日下午,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準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韓高峰,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羅文斌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設計院”)院長、總建筑師任飛,副院長、副總建筑師唐鴻駿在清華大學設計中心樓舜德廳舉行戰略合作對接會并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旨在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科研創新、標準制定、企業管理與項目合作等多個維度,共同提升設計服務水平與行業技術實踐能力。會議伊始,雙方首先就各自企業的整體業務布局與發展戰略進行了深入交流。標準院重點介紹了其在工程建設標準化、檢驗檢測、建筑產品認證咨詢、隔減震產品、無障礙技術、裝配式內裝以及工程設計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關于征集“好房子”BIPV電氣設計與安裝典型案例的通知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凱盛玻璃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電建筑專業委員會、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太陽能建筑應用專業委員會, 組織編制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好房子”BIPV電氣設計與安裝》。為充分挖掘住宅建筑與光伏一體化融合的工程優秀案例及適用的場景,展示“光伏+”產品、工程創新應用。現公開征集 “好房子” BIPV 電氣設計與安裝典型案例。 0 1 征集典型案例 在新建和既有住宅建筑、及住宅小區范圍內,征集 不同類型的住宅建筑或構筑物 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典型案例,特別是結合建筑安全、美學、功能、發電等一體化融合程度高的BIPV案例。1、建筑應用
效率
2025-09-08
內容來自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