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街)政府(辦事處),區府直屬各單位:
《花都區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反映。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3月31日
花都區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十條措施
為落實廣州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建設廣州市“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花都區培育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2號),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措施。
一、重點支持方向。重點支持前沿新材料、汽車用材料、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用材料、新型顯示用材料、集成電路用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綠色建筑材料、化妝品原料、皮革皮具用材料等。其中:
前沿新材料重點發展仿生智能材料(具有生物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智能材料,如人工晶體、仿生齒)、納米材料(由納米尺寸材料作為基本單元構建的材料,如石墨烯)等;
汽車用材料重點發展先進高強度鋼、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車用改性塑料、長玻纖復合材料、夾層玻璃、車用特種橡膠、水性涂料、高品質車用膠粘劑、環保型汽車革、生物質彈性體等;
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用材料重點發展超輕材料(低空航空器、人形機器人和無人機等輕量化)、傳感材料、介電材料、激光直接成型(LDS)材料、人形機器人皮膚材料等;
新型顯示用材料重點發展高強度蓋板玻璃、薄膜封裝材料、塑料基板、偏光片、擴散膜、光學基膜、反射膜、混晶、增亮膜等;
集成電路用材料重點發展硅晶圓、靶材、OMP拋光材料、光刻膠、濕電子化學品、電子特種氣體、光罩、電子信息功能陶瓷材料、芯片封裝膠粘劑等;
生物醫用材料重點發展醫用高分子材料、醫用金屬材料、醫用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衍生材料、醫用復合材料、納米生物材料等;
新型綠色建筑材料重點發展熱反射涂料、低輻射鍍膜玻璃、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新型環保擠塑聚苯板、模塑聚苯板、輕質高強節能隔墻板材、保溫隔聲板、干式地暖板、高強度保溫裝飾一體磚、透水磚等;
化妝品原料重點發展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肽、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酶、生長因子等)、納米載體(利用納米技術開發的脂質體、納米粒子等)、中草藥等植物提取物(從傳統中草藥等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功能性添加劑(防曬劑、美白劑、保濕劑、抗皺劑等)、綠色合成材料等。
皮革皮具用材料重點發展有機硅皮革、生物基皮革、環保型人造革等。
二、支持引進重大項目。圍繞重點支持方向,大力引進國內外領先企業、研發機構及團隊在區內落地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對新引進的,專業化生產場所建設改造、生產設備投入等投產前固定資產投資達5000萬元及以上的重點項目,按照專業化生產場所改造、生產設備投入等初次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支持,單個項目累計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對投產當年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2億元、5億元的新引進新材料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10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責任單位:花都開發區管委會、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
三、支持存量企業發展壯大。對于增資擴產的,按年度新增專業化生產場所建設改造、生產設備投入等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按照其新增專業化生產場所改造、生產設備投入等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的5%給予一次性支持,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對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2億元的企業,以上年度營業收入為基數,本年度營業收入較上年度每增長5個百分點,給予企業20萬元支持,每家企業每年支持累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對符合條件的獨角獸企業,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
培育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對于新材料領域首次成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按照支持不重復原則,若同一企業同時符合本款多項支持措施的,按照最高支持標準的一項措施給予支持,單個企業獲得的支持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對于新材料領域首次成為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按照支持不重復原則,若同一企業同時符合本款多項支持措施的,按照最高支持標準的一項措施給予支持,單個企業獲得的支持最高不超過1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
四、推動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建設新材料創新平臺,對成為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或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的,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對成為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平臺的,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支持。
對作為第一承擔單位承接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新材料產業)的企業,按照企業獲得立項經費的20%給予配套支持,每個國家級項目的配套支持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共建新材料領域創新聯合體,合力攻克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對創新聯合體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鼓勵企業與國內高校院所、高水平創新平臺開展產業核心技術、關鍵生產工藝研發項目合作。支持合作成果在區內進行實際應用或產業化的,按照企業所登記的技術開發合同或技術轉讓合同金額的20%給予配套支持。單個項目支持最高不超過5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獲得的支持累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
五、支持營造前沿新材料技術概念驗證生態系統。以具有高附加值、發展前景廣闊的應用為導向,重點支持圍繞仿生智能材料(具有生物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智能材料,如人工晶體、仿生齒)、納米材料(由納米尺寸材料作為基本單元構建的材料,如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領域組建概念驗證中心,營造概念驗證生態系統,加速挖掘和釋放基礎研究成果價值的新型載體。對于經市級及以上認定的前沿新材料技術概念驗證生態系統,按上級財政給予該生態系統支持經費的1:1比例進行資金配套支持,最高不超過20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
六、支持首批次新材料推廣應用。加快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重點新材料產品推廣應用。對研發生產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以及廣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首批次新材料產品的企業(化妝品原料、皮革皮具企業除外),按該產品年度銷售總額最高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支持,單個企業獲得的年度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符合以上條件的化妝品原料、皮革皮具生產企業,按該產品年度銷售總額最高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支持,單個企業獲得的年度支持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對首次應用于化妝品并被納入我國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的注冊新原料,給予一次性扶持50萬元,單個企業每年不高于20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
七、支持開展行業交流。聚焦產業鏈上下游的需求及應用,開展專場產銷對接活動,邀請鏈主/骨干企業進行需求發布和本行業材料應用要求分享。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支持區內企業參加省、市級供需對接活動。支持舉辦新材料行業的高端展會、論壇、會議等活動,單個活動最高支持不超過50萬元。(責任單位: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市場監管局)
八、支持多渠道金融投資。組建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與科創基金,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新材料產業,發揮基金對產業發展的資本推動作用。鼓勵銀行機構針對新材料企業融資需求,創新推出個性化金融產品與服務,開設信貸審批綠色通道。指導符合要求的企業積極申報省市兩級貼息政策。對于符合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條件的新材料產業項目,支持項目主體申報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發展改革局、花都開發區管委會)
九、支持人才培育引進。定期發布新材料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積極引進新材料行業高層次人才(團隊)。將新材料產業納入花都區高層次人才評選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國內外高端人才、花都高層次人才等,按照花都區相關人才政策在住房保障、創新創業、人才獎勵、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科技工業信息化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
十、其他事項。本措施在支持事項(包括獎勵、補貼等)、適用條件和范圍等方面若存在重疊,或本措施與區內其他產業政策存在重復交叉或支持事項為同一類型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執行。國家、省和市有支持政策的,疊加執行。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實施期限將根據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情況動態調整。國家、省、市新出臺有關規定,按照國家、省、市政策調整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