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嘉興市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5—2027年)》已經九屆市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嘉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5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嘉興市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計劃
(2025—2027年)
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決策部署,發揮我市算力基礎設施先發優勢,放大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紅利,圍繞十大重點領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加速打造全省人工智能應用高地。到2027年,打造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100個,選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100個,推廣“數智優品”100項,形成高質量數據集(語料庫)、知識庫100個,帶動人工智能產業營收規模突破1000億元,積極爭創省級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試點。具體行動計劃如下:
一、推動重點領域應用
(一)推進“人工智能+工業制造”。“點”上支持人工智能模型在未來工廠、綠色工廠等應用,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自感知、自優化、自決策和自執行。“線”上聚焦“135N”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輕量化、標準化通用應用場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AI”建設。“面”上鼓勵制造企業聯合模型企業開發人工智能融合創新產品、應用解決方案和智能體,研發各類“數智優品”,鼓勵各類產業平臺打造智能化園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乍浦經濟開發區〔嘉興港區〕和各縣〔市、區〕政府均為責任單位,不再列出)
(二)推進“人工智能+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鼓勵農業領域企業建設溫度、雨水、太陽輻射等智能監控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模型提升生物育種、病蟲害監測預警、農產品追溯管理等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市數據局)
(三)推進“人工智能+商貿流通”。鼓勵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市場環境數據,推動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發展。鼓勵商貿流通企業融合交易、物流、支付數據,提升供應鏈綜合服務、跨境身份認證、全球供應鏈融資等能力。積極謀劃推進“AI+現代物流”,賦能企業降本增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數據局)
(四)推進“人工智能+節能環保”。支持企業、園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鼓勵探索能耗預測、多能互補等應用。開展行業AI智能環評場景試點,推進人工智能在水質監測、實驗室分析、防干擾領域的應用。圍繞電網建設、設備運維、安全監督等電網生產運行核心業務領域,研發一批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建設局、市水利局、市數據局、國網嘉興供電公司)
(五)推進“人工智能+交通運輸”。以桐鄉市“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建設為契機,支持布設城市道路基礎設施智能感知系統,提升車路協同水平。探索構建交通大數據中心,優化交通流量預測預警,不斷提升全域交通管理水平。加快推進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在城市道路、高速等場景應用落地。(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數據局)
(六)推進“人工智能+金融服務”。面向銀行運營、金融產品交易、清算支付、保險運營、風險防控等關鍵業務領域,構建個人和企業信用智能模型,打造金融創新應用場景。構建“人工智能+金融”監管體系,提升穿透式監管水平,加強對詐騙、洗錢等非法金融活動的防范和打擊能力。(責任單位:市人民銀行、市經信局、市數據局、嘉興金融監管分局)
(七)推進“人工智能+醫療健康”。推動醫療領域人工智能算力集約化建設,建立醫用算力“緩急相濟”調配機制。支持AI技術賦能醫療全流程升級,醫療機構端推進“AI+運營管理、質控監測、輔助診斷、醫生助理、智慧藥房”等場景應用,群眾服務端提供“AI+健康自助、報告解讀、智慧中醫、遠程急救”等場景應用。(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醫保局、市數據局)
(八)推進“人工智能+教育培訓”。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培訓的融合創新,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研、評等方面的應用實踐,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培訓應用場景。構建多模態教學資源庫,提供易用的知識庫和無代碼式的應用生成等工具,研發滿足多學科教學的師生虛擬智能體助手、數字人助教系統。(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數據局)
(九)推進“人工智能+文化旅游”。鼓勵研發設計類企業打造“人工智能+文旅”應用場景,實施文旅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培育一批文旅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推進微短劇產業“智改數轉”,加強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內容審核助手、虛擬數字人等技術在微短劇領域的深度應用。加快建設元宇宙閱讀體驗館總分館體系。(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數據局)
(十)推進“人工智能+城市治理”。構建城市時空數據底座,提升行政管理、公共衛生、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基層治理、體育賽事等領域場景應用智能化水平,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就業、社保、健康、醫療、養老、政務服務等民生服務領域的應用,構建全域感知、動態研判的治理中樞。(責任單位:市數據局)
二、探索多元推進路徑
(一)發布應用場景開放清單。十大重點領域牽頭單位要按照有開放意愿、有落地可能、有資源吸附、有推廣前景、有示范帶動等標準,征集各領域人工智能賦能需求清單,研究提出各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每年向全社會公開發布一批重點領域應用場景開放清單。(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數據局)
(二)開展應用標桿推廣。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鼓勵企業、科研院所、AI服務商、第三方機構等圍繞應用場景開放清單,提出建設方案,打造各類應用標桿。按照“成熟一個、推廣一個”原則,分領域開展應用標桿的推廣和宣傳活動。每年遴選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編制推廣目錄,形成示范效應。(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數據局)
(三)加大政策支持引導。鼓勵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采購“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依法依規以訂購方式與供應商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并共擔研發風險。每年評選不超過10個市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標桿項目,每個項目按照不超過投資額30%的標準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助;對入選省級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和省級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企業,給予50萬元的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數據局)
(四)夯實數據基礎支撐。逐步構建行業知識庫,每年遴選一批高質量數據集(語料庫)、知識庫,對列入國家、省級人工智能高質量數據集試點的,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獎勵。開展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數據產品開發、流通交易,取得登記證書的數據產品全年交易額首次達到300萬元、600萬元、1000萬元的,按照晉檔補差原則,分別給予產品提供方最高15萬元、25萬元和35萬元的獎勵。(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五)加快產業集聚。鼓勵企業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加大人工智能企業招引力度,通過應用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帶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對新認定的省級人工智能服務商、省級“數智優品” 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數據局)
三、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建立“人工智能+”行動工作推進機制,加強對“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的組織協調。市經信局牽頭對接工業制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等4個產業領域,市數據局牽頭對接節能環保、交通運輸、醫療健康、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城市治理等6個公共領域,各領域牽頭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落實。圍繞重點領域,開展“AI+行業應用”復合人才培養,加大各類政策措施引才聚才力度,引育一批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團隊。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的人工智能監管體系,依法依規、包容審慎開展監管,圍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科技倫理、就業促進等領域建立風險防范和應對機制,防范和打擊違法行為,引導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和組織健康發展。
本行動計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本行動計劃與其他同類政策有重疊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實施。落實政策所需資金,列入市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各縣(市)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