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美女学生精品国自产拍-欧美熟妇久久久久久不卡-四虎影院四虎日影库

證果果全球標準化推行者
內審員查詢
小程序
二維碼

證果果微信公眾號

隨時掌握一手資訊

二維碼

證果果小程序

掃一掃,無需下載
體驗更輕盈

400-110-9001
企業認證服務

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修改促進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山東省 淄博市人民政府

申報日期:2022-07-25 ~ 2025-07-25 查看原文

20萬元-60萬元

補貼詳情

各區縣人民政府,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文昌湖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經市政府同意,決定對《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促進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淄政辦字〔2021〕7號)部分內容作出調整修改,修改內容如下。

一、關于促進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一)將第1條整段修改為“圍繞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對強鏈、延鏈、補鏈的項目,持續投產達效一年后,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土地費用)的1.5%給予補貼,最高2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統計局)”。

(二)將第2條整段修改為“引導企業提高新材料產品營業收入比重,上年度企業整體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獎勵;首次達到200億元以上的另行規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統計局)”。

(三)刪除第3條。

(四)刪除最后一段中“本政策重點支持先進高分子材料(聚烯烴材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和工程塑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陶瓷材料、高檔耐火材料、功能玻璃、玻纖及制品材料)和特色金屬新材料(高端鋁基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高端合金新材料)領域,鼓勵發展聚合物基、陶瓷基、金屬基等復合材料,超前布局碳纖維、石墨烯、生物基材料、超導材料、量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二、關于促進智能裝備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一)刪除第1、2、3條中“新引進或本地”;將“補助”修改為“支持”;將“無人駕駛”修改為“自動駕駛”。

(二)將第4條整段修改為“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對列入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產品目錄的產品,給予50萬元支持,同一企業同一產品不重復享受支持,同一企業年度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企業,在享受省保險補償政策基礎上,市級再給予20%的配套保險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三)刪除第5、6、7、9、15條。

(四)刪除第8條中“且當年稅收增速不低于全市稅收增速的”,將“獎勵”修改為“支持”。

(五)將第10條中“對新建檢驗檢測中心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已建成運營的,按照上年度為本市企業服務金額的10%給予獎勵”修改為“對新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已建成運營的,按照上年度為智能裝備企業服務金額的10%給予支持”。

(六)將第11、12條中“補助”修改為“支持”。

(七)將第13條中“對獲得股權投資機構股權投資的智能裝備產業項目,經認定后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融資獎勵”修改為“對獲得股權投資機構股權投資的產業項目,經認定后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融資支持”。

(八)將第14條中“按照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給予50%貼息”修改為“按照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給予50%貼息支持”。

三、關于促進新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一)刪除第1條中“并在我市轉化、符合特定范圍內”。

(二)將第3條整段修改為“支持企業仿制藥研發,取得仿制藥藥品注冊批準證書后,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給予資助,每個品種最高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通過后,每個品種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同一品種國內前三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豁免BE實驗通過的減半獎勵;同一家企業獲得獎勵的品種數量不超過三個。(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三)刪除第4條中“本市”。

(四)將第5條整體修改為“對新取得國外官方、國際權威機構批準,獲得境外上市資質的藥品(包含與其關聯審評審批的原料藥、創新輔料)和醫療器械,每個產品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五)刪除第6條中“骨干”。

(六)刪除第7條中“在我市”。

(七)將第8條中“對藥品或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我市企業生產其所持有藥械產品,對承擔委托生產任務的企業”修改為“對藥品或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企業生產其所持有藥械產品”。

(八)刪除第9條中“本市”。

(九)將第10條整段修改為“鼓勵優先使用創新產品。對醫療機構、企業采購藥品、原料藥、藥用輔料及包裝材料、醫療器械、藥用機械等創新產品的,對于首次進入市場的,按照合同金額30%給予采購單位不超過1000萬元補貼;對于后續采購,按照采購合同金額的10%補貼;同一年度單個醫療機構、企業獎勵總額最高200萬元。對中標國家藥品/醫療器械集中帶量采購且采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品種,每個品種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同一企業每年最高獎勵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

(十)將第11條整段修改為“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獎勵,對進入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

(十一)刪除最后一段中“在我市范圍內進行登記注冊”。

四、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一)將第1條與第2條合并,整體修改為“對符合集成電路、元器件、MEMS、傳感器、物聯網、軟件、儀器儀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企業,按照其發展程度給予支持,每個企業不超過200萬元。對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發展扶持和獎勵的電子信息類項目,給予資金配套支持;在省軟件首版次保費補貼基礎上市級再給予保費20%的補貼,單個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二)將第4條整段修改為“鼓勵企業進位爭先。對電子信息制造業,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3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且發展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分別獎勵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對軟件企業,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3億元以上,且發展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分別獎勵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獲得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首次通過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級、四級、五級評估認證的軟件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首次通過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標準)二級、三級、四級、五級評估認證的軟件和電子信息類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30萬元、50萬元、60萬元獎勵。支持工業應用軟件(工業APP)開發建設,對列入國家和省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3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三)將第5條整段修改為“骨干企業培育計劃。對集成電路、元器件、MEMS、傳感器、物聯網、軟件、儀器儀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發展領域企業的各項指標,按照企業營收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綜合評估,根據發展水平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四)將第6條中“對市內企業購買市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服務”修改為“對企業互相采購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五)將第7條中“給予1000萬元扶持資金”修改為“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扶持資金”。

(六)將第10條整段修改為“對并購電子信息企業(不包括股權關聯企業)、且并購規模在1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電子信息企業,按并購金額的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并購規模達到10億元及以上的另行規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七)刪除“本辦法適用于工商注冊地、稅務征管關系、統計關系在淄博市范圍內,有健全的財務制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且承諾10年內不遷離注冊及辦公地址、不改變在本市的納稅義務、不減少注冊資本的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類企業或機構。若被扶持企業違反承諾,將追回已經發放的扶持金”。

統一刪除責任單位中“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市新材料新醫藥產業發展中心、市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發展中心、市陶琉輕紡產業發展中心”;統一刪除“兩院院士、諾貝爾獲得者等”“泰山系列等”;將“重點人才工程高端人才”修改為“領軍人才”。

修改后對相關條款序號順序調整。

決定修改的內容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促進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

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25日

附件

促進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

(2021年1月17日淄政辦字 〔2021〕7號公布

2022年7月25日根據 《淄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修改促進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修改)

關于促進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進一步推動全市新材料產業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制定如下政策。

一、培育壯大產業主體

1.圍繞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對強鏈、延鏈、補鏈的項目,持續投產達效一年后,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 (不含土地費用)的1.5%給予補貼,最高2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統計局)

2.引導企業提高新材料產品營業收入比重,上年度企業整體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獎勵;首次達到200億元以上的另行規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統計局)

二、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3.鼓勵新材料企業自主攻關或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聯合攻關,突破一批制約全市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和標志性技術成果,項目持續產業化一年后,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 (不含土地費用)的1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4.鼓勵企業加快新材料工藝、技術、產品成果高效轉化,建成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的,建成持續投用或投產一年后,按照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扶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三、強化產業金融支撐

5.鼓勵企業加強與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對獲得股權投資機構股權投資的新材料產業項目,經認定后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融資獎勵,每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天使投資、種子基金投資機構實行風險分擔機制,市及區縣財政承擔60%,投資機構承擔40%。(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6.鼓勵初創企業進行融資。對初創新材料企業成立兩年內,獲得市外天使投資、VC/PE 等股權投資的,經認定后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7.支持企業采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實施重大新材料產業化項目,對列入省、市重大項目的,按照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給予50%貼息,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四、打造產業平臺生態

8.積極對接國家級行業學會 (協會)、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舉辦符合淄博新材料產業發展方向的有影響力的高端論壇、學術會議、會展、產學研等活動,按照活動實際投入對承辦方給予一定比例補助,單個活動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五、集聚產業發展人才

9.組建新材料產業人才顧問團。聚焦符合新材料專業方向和發展需求的國內外頂尖行業領軍人才,組建 “新材料產業人才顧問團”

,定期對新材料產業鏈進行規劃研究,對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進行把脈問診、技術輸入、人才引進,市財政每年給予100萬元的運行經費。(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0.建立新材料人才引進目標庫。對新材料產業領域具有關鍵突破性和拉動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開發路線圖,精準鎖定引進目標人才,對納入新材料人才引進目標庫的高層次人才和頂尖人才團隊,核心科技成果在我市產業化的,

“一事一議”給予支持,項目啟動資金比例由20%提高到40%。(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對我市新材料領域全職引進和新入選的具有世界級水平,帶領核心團隊在我市產業化的頂尖創新人才,經認定給予1500萬元支持,其中,給予個人500萬元生活補貼,給予用人單位1000萬元人才項目專項扶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11.建立新材料人才培養庫。對新引進和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新材料領域高層次人才,按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推薦名額1︰3比例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庫,對從我市申報入選或全職到我市工作的國家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支持,其中40%為人才津貼,60%為科研、項目補助經費;對進入省級以上人才工程最終評審環節人選,優先納入 “淄博英才計劃”,最高支持140萬元。(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2.創新對人才持續評價支持。創新政府部門、基金金融機構、人才管理單位的三方共同評價體系,精準評估企業、人才和項目對新材料產業的成長前景和拉動作用,綜合三方評價體系作出等次或量化分值,給予產業政策、基金投入、人才貸款等精準的持續化支持。(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3.加大青年人才生活補助。對新材料產業關鍵領域新引進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士本科生,所學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為 B+以上的,每月分別發放5000元、3000元、2000元生活補貼,連續發放5年。(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14.鼓勵企業引進職業經理人。引進具有世界500強企業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獎勵企業100萬元;引進具有中國500強企業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獎勵企業5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符合本政策規定的同一項目、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本市其他扶持政策規定 (含上級部門要求市里配套或負擔資金的政策規定)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政策所需資金,由市和區縣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比例分級分擔。本政策從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有效期屆滿或有關法律政策依據變化,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評估修訂。

關于促進智能裝備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進一步推進全市智能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制定如下政策。

一、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1.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研發生產。推動智能輔助駕駛、復雜環境感知、車載智能設備等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產品的研發產業化,加大自動駕駛場景示范推廣。對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固定資產投資 (不含土地費用)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2.突破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 (裝備)短板。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 (裝備)研發生產,對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 (裝備)生產企業,固定資產投資 (不含土地費用)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3.推動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對機器人生產企業,固定資產投資 (不含土地費用)超過2000萬元以上,且在機器人本體制造、關鍵部件、整機核心控制技術等具有核心技術的項目,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4.支持首臺 (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對列入省首臺 (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產品目錄的產品,給予50萬元支持,同一企業同一產品不重復享受支持,同一企業年度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企業,在享受省保險補償政策基礎上,市級再給予20%的配套保險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二、培育壯大產業主體

5.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智能裝備企業年度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支持。(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統計局)

三、打造產業平臺生態

6.搭建一流公共服務平臺。采取政府引導、多元投入方式,搭建一流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滿足企業技術開發、試驗、產品研制、質量檢測等行業共性需求,吸引科研資源集聚,致力打造一流產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對新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已建成運營的,按照上年度為智能裝備企業服務金額的10%給予支持,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

7.舉辦高水平展會論壇。積極對接國家級行業學會或協會、產業研究機構等單位,承辦符合淄博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方向的有影響力的高端論壇、學術會議、會展等活動,按照活動實際投入給予承辦方支持,單個活動支持金額不超過1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8.支持企業走出去參加展會。支持智能裝備企業走出去參加國內外智能制造領域的展會,參加國外展會的執行現有政策,參加國內展會的,按展位費的50%給予支持,單個企業最高支持金額不超過2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四、強化金融支撐

9.創新金融模式。鼓勵企業加強與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對獲得股權投資機構股權投資的產業項目,經認定后按照股權投資額的2%給予融資支持,每個項目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0.強化金融服務。建立重點企業和重大投資項目推介機制,每年向商業銀行和高端裝備股權投資基金推介10個以上優質企業和重大項目,精準對接重點企業融資需求。支持企業采用銀行貸款、融資融券等方式實施智能裝備項目,對列入省、市重大項目的,按照銀行貸款一年期基準利率給予50%貼息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五、強化人才支撐

11.組建智能裝備產業人才顧問團。聚焦符合智能裝備專業方向和發展需求的國內外頂尖行業領軍人才,組建 “智能裝備產業人才顧問團”

,定期對智能裝備產業鏈進行規劃研究,對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進行把脈問診、技術輸入、人才引進,市財政每年給予100萬元的運行經費。(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2.建立智能裝備人才引進目標庫。對智能裝備產業領域具有關鍵突破性和拉動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開發路線圖,精準鎖定引進目標人才,對納入智能裝備人才引進目標庫的高層次人才和頂尖人才團隊,核心科技成果在我市產業化的,“一事一議”給予支持,項目啟動資金比例由20%提高到40%。(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對我市智能裝備領域全職引進和新入選的具有世界級水平,帶領核心團隊在我市產業化的頂尖創新人才,經認定給予1500萬元支持,其中,給予個人500萬元生活補貼,給予用人單位1000萬元人才項目專項扶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13.建立智能裝備人才培養庫。對新引進和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智能裝備領域高層次人才,按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推薦名額1︰3比例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庫,對從我市申報入選或全職到我市工作的國家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支持,其中40%為人才津貼,60%為科研、項目補助經費;對進入省級以上人才工程最終評審環節人選,優先納入 “淄博英才計劃”,最高支持140萬元。(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4.創新對人才持續評價支持。創新政府部門、基金金融機構、人才管理單位的三方共同評價體系,精準評估企業、人才和項目對智能裝備產業的成長前景和拉動作用,綜合三方評價體系做出等次或量化分值,給予產業政策、基金投入、人才貸款等精準的持續化支持。(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5.加大青年人才生活補助。對智能裝備產業關鍵領域新引進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士本科生,所學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為 B+以上的,每月分別發放5000元、3000元、2000元生活補貼,連續發放5年。(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16.鼓勵企業引進職業經理人。引進具有世界500強企業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獎勵企業100萬元;引進具有中國500強企業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職業經理人,獎勵企業5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符合本政策規定的同一項目、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本市其他扶持政策規定 (含上級部門要求市里配套或負擔資金的政策規定)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政策所需資金,由市和區縣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比例分級分擔。本政策從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有效期屆滿或有關法律政策依據變化,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評估修訂。

關于促進新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進一步加快全市新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政策。

一、鼓勵研發創新

1.支持新藥研發創新

對開展臨床試驗的新藥予以資助,化學藥創新藥、生物制品創新藥、中藥創新藥完成臨床前研究并取得臨床批件或默認臨床許可,并在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進行登記的,每項最高給予100萬元資助。

對化學藥創新藥、生物制品創新藥、中藥創新藥,完成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分別給予不超過200萬元、350萬元、65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3000萬元。

對化學藥改良型新藥、生物制品改良型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及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完成Ⅰ期、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研究的,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分別給予不超過15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2000萬元。

對取得新獸藥注冊證書的,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1000萬元。

支持已上市中藥產品的二次開發 (包括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進已上市中藥、增加適用人群范圍等),獲得藥品注冊批件的,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10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2.支持醫療器械研發

對新取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產品的,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1000萬元。對取得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體外診斷設備和配套試劑等,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10%給予不超過5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資助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3.支持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

支持企業仿制藥研發,取得仿制藥藥品注冊批準證書后,按實際投入研發費用的20%給予資助,每個品種最高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通過后,每個品種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同一品種國內前三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豁免 BE 實驗通過的減半獎勵;同一家企業獲得獎勵的品種數量不超過三個。(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4.支持創新平臺建設

對建設醫藥合同研發機構 (CRO)、醫藥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醫藥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 (CDMO)等產業應用基礎平臺,以及醫療大數據臨床研究應用中心、檢驗檢測中心、轉化醫學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按照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已建成運營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和通過臨床試驗資質備案的醫療機構,按照其上年度為企業 (與本機構無投資關系)服務金額的10%給予資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統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

5.鼓勵開展相關資質認證

對新取得國外官方、國際權威機構批準,獲得境外上市資質的藥品 (包含與其關聯審評審批的原料藥、創新輔料)和醫療器械,每個產品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6.支持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

支持企業收購境外醫藥企業或建立海外研發中心 (孵化基地)。對企業完成境外收購項目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等前期費用進行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3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醫藥企業在海外設立全資或控股研發中心的,按照設備 (含配套軟件)采購額的5%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7.支持創新成果轉化

對取得藥品注冊批件 (含原料藥、創新輔料及包材)且實施產業化的項目,固定資產 (不含土地費用,下同)實際投資1億元以上、5億元以下的,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資助;實際投資5億元以上的 “一事一議”給予資助。

對取得二類、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且實施產業化的項目,固定資產實際投資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符合條件的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資助;實際投資1億元以上的 “一事一議”給予資助。(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二、支持產品推廣應用

8.支持上市許可持有人 (注冊人)委托生產

對藥品或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委托企業生產其所持有藥械產品,按該品種實際委托生產合同執行額 (以發票為準)的5%對受托生產企業進行獎勵,同一企業每年最高獎勵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

9.加大 “三首”支持力度

鼓勵 “三首”(裝備首臺套、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應用示范。對經山東省及以上認定的首臺 (套)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符合條件的給予資助。對首購 “三首”產品的采購單位,給予一定的風險補償資助。對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按照不超過該產品投產年度首臺銷售價格40%的標準額外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

10.鼓勵優先使用創新產品

對醫療機構、企業采購藥品、原料藥、藥用輔料及包裝材料、醫療器械、藥用機械等創新產品的,對于首次進入市場的,按照合同金額30%給予采購單位不超過1000萬元補貼;對于后續采購,按照采購合同金額的10%補貼,同一年度單個醫療機構、企業獎勵總額最高200萬元。

對中標國家藥品/醫療器械集中帶量采購且采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品種,每個品種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同一企業每年最高獎勵5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

三、支持集聚發展平臺建設

11.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100億元,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獎勵,對進入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的給予一次性30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

12.支持企業加大技改力度

支持企業運用先進智能化生產設備、檢測儀器,以及使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現有生產設施、工藝裝備進行技術改造,加大對設備投資的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單個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補助。(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

13.支持會展平臺建設

支持舉辦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產學研論壇、學術報告會和行業會展活動,按照活動實際投入給予補助,單個活動支持金額不超過100萬元。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高層次會展,參加國外展會執行現有政策,參加國內展會的企業,按展位費的50%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每次最高補助10萬元,同一企業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

四、支持人才集聚

14.組建新醫藥產業人才顧問團

聚焦符合新醫藥專業方向和發展需求的國內外頂尖行業領軍人才,組建 “新醫藥產業人才顧問團”,定期對新醫藥產業鏈進行規劃研究,對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進行把脈問診、技術輸入、人才引進,市財政每年給予100萬元的運行經費。(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5.建立新醫藥人才引進目標庫

對新醫藥產業領域具有關鍵突破性和拉動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開發路線圖,精準鎖定引進目標人才,對納入新醫藥人才引進目標庫的高層次人才和頂尖人才團隊研發的核心科技成果在我市產業化的,

“一事一議”給予支持,項目啟動資金比例由20%提高到40%。(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對我市新醫藥領域全職引進和新入選的具有世界級水平,帶領核心團隊在我市產業化的頂尖創新人才,經認定給予1500萬元支持,其中,給予個人500萬元生活補貼,給予用人單位1000萬元人才項目專項扶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16.建立新醫藥人才培養庫

對新引進和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新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按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推薦名額1︰3比例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庫,對從我市申報入選或全職到我市工作的國家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支持,其中40%為人才津貼,60%為科研、項目補助經費;對進入省級以上人才工程最終評審環節人選,優先納入 “淄博英才計劃”,最高支持140萬元。(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7.創新對人才持續評價支持

創新政府部門、基金金融機構、人才管理單位的三方共同評價體系,精準評估企業、人才和項目對新醫藥產業的成長前景和拉動作用,綜合三方評價體系作出等次或量化分值,給予產業政策、基金投入、人才貸款等精準的持續化支持。(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8.加大青年人才生活補助

對新醫藥產業關鍵領域新引進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士本科生,所學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為 B+以上的,每月分別發放5000元、3000元、2000元生活補貼,連續發放5年。(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本政策適用于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從事醫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服務的企業及相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等機構。符合本政策規定的同一項目、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本市其他扶持政策規定 (含上級部門要求市里配套或負擔資金的政策規定)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政策所需資金,由市和區縣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比例分級分擔。本政策從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有效期屆滿或有關法律政策依據變化,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評估修訂。

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進一步加快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跨越發展,制定如下政策。

一、培育和招引骨干企業

1.對符合集成電路、元器件、MEMS、傳感器、物聯網、軟件、儀器儀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企業,按照其發展程度給予支持,每個企業不超過200萬元。對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發展扶持和獎勵的電子信息類項目,給予資金配套支持;在省軟件首版次保費補貼基礎上市級再給予保費20%的補貼,單個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2.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對帶動性強、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大的集成電路、元器件、MEMS、傳感器、物聯網、軟件、儀器儀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支持領域現有企業增資擴產、加快項目研發、引進和產業化運作給予重點支持。對電子信息產業項目,按照第三方機構審核的實際設備 (軟件)投資額的1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傳統產業投資電子信息產業,鼓勵傳統企業通過技術合作、投資和合資等方式與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合作。對實際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的企業,按照投資總額的2% (不含土地)給予補助,每個企業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3.鼓勵企業進位爭先。對電子信息制造業,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3億元、5億元、10億元、20億元,且發展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分別獎勵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對軟件企業,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3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3億元以上,且發展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分別獎勵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獲得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補助;首次通過 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級、四級、五級評估認證的軟件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首次通過 DCMM (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標準)二級、三級、四級、五級評估認證的軟件和電子信息類企業,一次性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30萬元、50萬元、60萬元獎勵。支持工業應用軟件 (工業 APP)開發建設,對列入國家和省工業互聯網 APP 優秀解決方案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30萬元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4.骨干企業培育計劃。對集成電路、元器件、MEMS、傳感器、物聯網、軟件、儀器儀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發展領域企業的各項指標,按照企業營收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綜合評估,根據發展水平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二、打造產業鏈協同

5.打造產業鏈協同。支持電子信息產業聯動發展,鼓勵企業互相采購、促進企業聯動發展,對企業互相采購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實際合同金額超過500萬元的,按照合同金額的5%給予采購方補貼,合同履行完畢后予以撥付,每家企業全年補貼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服務于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業,依法注冊成立并按章程開展活動的行業協會,開展成果推介、資源對接、產業合作、市場開拓、技術交流等活動的,每年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活動經費補貼。(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三、促進產業聚集

6.促進產業聚集。支持區縣、園區、企業等通過產業合作、市場開拓、企業培訓、招商引智、園區建設等引進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經濟貢獻潛力強的企業,促進產業聚集。支持產業定位明確、主導產業突出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對聚集10家以上企業、擁有1家以上龍頭企業,且當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5家以上的,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扶持資金。(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四、搭建發展平臺

7.搭建發展平臺。支持舉辦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電子信息類峰會、論壇等活動,按照活動實際投入對承辦方給予一定比例補助,每年補貼最高200萬元;支持參加國內外業界主要展會進行布展,對展會布展費用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補貼,每年補貼最高100 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五、創新金融扶持

8.在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對上年度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近兩年每年增長率30%以上的優質企業,以直接股權投資的方式最高給予3000萬元、占股比例不超過20%、年限不超過10年的扶持。3年以內的,按原始投資額退出;3年以上且5年以內的,轉讓價格按原始投資額及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確定;5年以上的,按市場化方式退出。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采用政府引導基金、財政資金股權投資等方式的5G 商用、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給予一次性補助,每個項目最多支持100萬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9.對并購電子信息企業 (不包括股權關聯企業)、且并購規模在1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電子信息企業,按并購金額的2%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并購規模達到10億元及以上的另行規定。(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六、加強人才培養

10.組建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顧問團。聚焦符合電子信息專業方向和發展需求的國內外頂尖行業領軍人才,組建 “電子信息產業人才顧問團”

,定期對電子信息產業鏈進行規劃研究,對重點產業和龍頭企業進行把脈問診、技術輸入、人才引進,市財政每年給予100萬元的運行經費。(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1.建立電子信息人才引進目標庫。對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具有關鍵突破性和拉動作用的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開發路線圖,精準鎖定引進目標人才,對納入電子信息人才引進目標庫的高層次人才和頂尖人才團隊,核心科技成果在我市產業化的,“一事一議”給予支持,項目啟動資金比例由20%提高到40%。(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對我市電子信息領域全職引進和新入選的具有世界級水平,帶領核心團隊在我市產業化的頂尖創新人才,經認定給予1500萬元支持,其中,給予個人500萬元生活補貼,給予用人單位1000萬元人才項目專項扶持。(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

12.建立電子信息人才培養庫。對新引進和本土具有發展潛力的電子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按省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推薦名額1︰3比例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庫,對從我市申報入選或全職到我市工作的國家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支持,其中40%為人才津貼,60%為科研、項目補助經費;對進入省級以上人才工程最終評審環節人選,優先納入 “淄博英才計劃”,最高支持140萬元。(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3.創新對人才持續評價支持。創新政府部門、基金金融機構、人才管理單位的三方共同評價體系,精準評估企業、人才和項目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成長前景和拉動作用,綜合三方評價體系作出等次或量化分值,給予產業政策、基金投入、人才貸款等精準的持續化支持。(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14.加大青年人才生活補助。對電子信息產業關鍵領域新引進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士本科生,所學學科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為 B+以上的,每月分別發放5000元、3000元、2000元生活補貼,連續發放5年。(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

符合本政策規定的同一項目、同一事項同時符合本市其他扶持政策規定 (含上級部門要求市里配套或負擔資金的政策規定)的,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予以支持,另有規定的除外。獲得獎勵的涉稅支出由企業或個人承擔。本政策所需資金,由市和區縣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比例分級分擔。本政策從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有效期屆滿或有關法律政策依據變化,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根據實施情況及時評估修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9|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本道| 久久精品久久久国产三级| 国产美女在线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婷婷色综合成人精品|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女人阴道要男人通短视频| 日韩精品aⅴ一二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电影视频| 亚洲美女性生活一级片| 女人裸体黄色18禁网站| 乳首人妻授乳av无码一区| 成年人美女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好爽好大好硬快点进来| 房事中间疲软是怎么回事| AAA在线免费观看高清无码| 中文字幕伦理一区二区| 九九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色综合久久激情五月天| 老司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一区| 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色欲APP18禁免费在线观看| 又色又爽又高潮视频国产| 午夜福利大片亚洲一区| 国产探花极品高颜值嫩模| 亚洲精品日本看片在线观看| av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免费观看视屏在线| 日日探天天操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视频一区| 人妻好久没做被粗大迎合| 日本少妇视频勉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97久久久久久a| 一区二区欧美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青青草一区二区|